观看记录 清空
  • 视频
  • 资讯
  • 为什么电影版《只此青绿》是一次勇敢的尝试?
  • 来源:1905电影网 人气:1 更新:


1905电影网专稿 从舞台到大银幕,《只此青绿》的改编无疑是一次艺术形式的跨越,将舞蹈艺术的精髓带入电影领域。



面对这次创新的尝试,观众朋友们纷纷表示可以接受:



“可以接受,我觉得挺新奇的。”

“可以接受,这也是一种新的形式。”

“因为没有语言,放大了它的舞台效果。”


也有些观众有些担忧,不能完全接受。



“没有台词的话应该代入不进去吧。”

“不一定能完全接受,毕竟它没有台词,不一定能完全看懂。”

“内容上难理解的话,没有台词可能就接受不了了。”



面对这场跨界的联动,北京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系教授周映辰认为:“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,也是非常勇敢的一次艺术尝试。”



那么,在勇敢尝试的背后,电影版《只此青绿》将会收获哪些新的美感?又会如何再“展卷”?



将舞蹈搬上银幕,美感也随之传递到了光影的世界中。在中国电影史中,由舞剧拍成电影的数量非常少。



这次的《只此青绿》,其主题跟以往任何一个由舞蹈改编的电影都不一样。因为它主要描绘的对象是一幅画的构成,是充满了东方美学气质的,能够通过电影扑面而来。


在舞台艺术审美的惯性中,舞剧《只此青绿》在舞台上灯光、光影和舞美不同变换挪移的过程中,把人物的心理变化包括场景的不同转化出来。


在电影的拍摄中,全部换成了实景山水,使得这种苍翠、江水、雨点、云彩更加逼真灿烂。



比如说展卷人与希孟,实际上是两个叙事线索,也同时把当代的眼光透视过去。在舞台版本中,是通过道具、舞台转台来呈现的。而在电影里,这一关系的对接则非常巧妙,尤其在最后的场景中,两个人远远相望,对于情绪的捕捉、传递等细节,在舞台上是很难抓到的。



电影中这种细节的交替,就会把人的情感彻底释放出来,这一点的影视化表达非常值得肯定,也体现出电影镜头、电影技法所不能被代替的优势。



从视觉层面分别解读《只此青绿》影片,相较于舞剧观众在观演时的固定视角,电影用变化丰富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各个维度的感官刺激,力求用最准确的镜头角度展示动作之美。



不过,正因原舞剧导演韩真、周莉亚清楚地了解舞剧在展示舞蹈动作时的局限,因此在电影版《只此青绿》中,主创将俯拍、仰拍、慢镜头等不同的镜头大量堆砌,反而使得整部电影在展示时像是一部“功夫片”,反倒割裂了舞蹈的完整感受。



必须承认的是,电影中在独舞片段运用慢镜头时非常出彩,能够捕捉到舞蹈演员的表情和细微情绪,这一点在剧场观看舞剧时是很难做到的,但电影中的慢镜头实在太满了,满到每一个舞剧片段几乎都要对着演员的高光片段狠狠捕捉一把。



尤其是在群舞中,杂乱的拆分、整合、拉慢等镜头,打破了原版舞剧中流动的整体感,让一气呵成、行云流水的舞蹈气质荡然无存。


以舞剧中一个经典片段“淬墨”为例,在舞台之上,淬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,演员的力度随着淬炼也愈发强烈,由慢至快,最后欣喜的情绪完全喷发,给观众带来的畅快与感动是难以名状的。


但在电影版中,这一段酣畅淋漓的淬墨却被完全切碎了,实属可惜。



但另外两个章节“听雨”和“习笔”又体现出了电影不可磨灭的优势。


“听雨”中,雨滴从希孟的脸庞缓缓滑落的瞬间,“习笔”中,希孟眼中喷涌而出的欣喜,都让这些在舞剧舞台上含蓄的瞬间得到更直白、直击人心的诠释。



所以,舞剧版和电影版《只此青绿》,是相互补充,相互赋能,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。



其实《只此青绿》电影的创作难度非常大,即使是舞剧原导演,被称为“舞剧双子星”的韩真和周莉亚都在拍摄前再度解读了无数遍原版舞剧。


无论这部电影最终做出了怎样的呈现,在观众看来,都一定有可以精进的空间,这也正所谓艺术的千人千面。所以归根到底,舞剧和电影只是艺术的两种传播载体,而不是相互比较的两种工具。


《只此青绿》电影既是舞蹈界的一次创新,也是电影艺术的新尝试,最让人欣喜的是,电影和舞剧两种艺术形式真的开始相互流动起来了。



其实不止《只此青绿》,电影与舞剧的流动一直在蓄力。电影导演陆川也在今年进军舞剧界,跨界导演了《天工开物》,虽然在舞剧观众中的评价褒贬不一,但是在舞剧和电影中分别“取其精华”,一定是一条向善之路。


观众所追求的,从不是某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,而是各种艺术作品真正精彩的“齐放”,在艺术创作的挑战之中,要记得的是,形式永远是其次,美好才是真谛与初心。




TAG标签:只此青绿  今日影评  国庆档  

上一篇:2024国庆档21.04亿票房收官!《志愿军2》夺冠

下一篇:“青绿”是什么?跟随《只此青绿》走进传统色彩

相关资讯

  • 五一档观影指南:假期看电影,哪部新片最值得?在这个五一,10部新片定档,1部老片重映,一众明星大咖齐聚,电影院俨然已经化身成了“职场竞技场”!既有单枪匹马的逆袭传奇,也有组团打怪的精彩群戏。
  • 电影频道播出《铁面神探》 一睹金城武巅峰颜值!帅遍亚洲的金城武,回来了!是谁的青春DNA,狠狠动了?在沉寂多年之后,金城武以某品牌民宿代言人的身份华丽回归,瞬间引爆了社交媒体。这位曾经的亚洲第一美男,用他那不老的容颜和独特的魅力,再次证明了他在娱乐圈的不可替代性。
  • 电影频道4月27日将播出第二十届华表奖颁奖活动两重甲子光影之路,千年文明铸魂之志。华表凌霄,龙脊力量,中国电影,征程万里。共筑电影梦,激扬时代情——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将于4月27日晚黄金时段在CCTV-6电影频道、CCTV-4中文国际频道电视播出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矩阵、电影频道新媒体矩阵及全网平台同步网络播出。
  • 致敬伟大探索!电影频道推出航天题材电影特别展播仰望星空,是浪漫的起点;探索宇宙,是信念的延续。4月24日,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如约而至。从“嫦娥奔月”到“天问探火”,这是亿万中国人对星辰大海不懈追寻的共同记忆。而在银幕之上,电影这一造梦的艺术,也用光影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往宇宙的大门。从现实延展到幻想,它让我们在黑暗的放映厅中,也能触碰到那遥远而璀璨的星光。
  • 曾经风靡全球的特工间谍片,为何逐渐失去市场?近日,张艺谋首部国安题材电影《惊蛰无声》官宣,聚焦新时代隐蔽战线的生死博弈;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预告释出,阿汤哥继续挑战极限特技;而刚上映的《谍网追凶》则以“程序员特工”反套路设定试图破局,却票房遇冷。
  • 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!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列车首发4月18日,国家电影局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“中国电影消费年”,以充分发挥电影对提振社会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,并正式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。其中,为充分发挥电影对文旅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,营造良好电影旅游氛围,通过新时代中国故事构建中外交流的新桥梁、新窗口,助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,国家电影局和国铁集团合作推出电影主题旅游列车。
  • 拍70岁黄昏恋出圈,3.1亿人的需求如何被看见?“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是生命最后的倔强。”由张国立、佟大为、梅婷、许娣、周野芒等主演的电视剧《我的后半生》无疑是近期热度最高的剧集之一。据猫眼专业版数据,该剧连续多日登顶收视日榜,全网有效播放量超4亿。
  • 佳片有约丨《寒战》:郭富城、梁家辉双雄对决《寒战》以警队冲锋车失踪案为引,揭开香港警界高层的权力博弈。郭富城和梁家辉饰演的两位警务处副处长在立法会质询、街头追捕、监控攻防等高强度的对峙中,再现“双雄对决”的电影叙事经典模式。匿名电话、职权越界、五名警员被劫持的剧情设定,更是编织出一场环环相扣的悬疑剧。
  • 大观楼溯源中国影史!北影节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4月19日,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“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纪念活动暨《云雀叫天录》见面会”在北京大观楼影城举办。1905年,中国第一部电影《定军山》在北京大观楼放映,开启一段光辉灿烂的中国电影史。从放映京剧表演片段,到如今3D、4K等高格式的应用,中国电影走过120年的精彩历程,不仅融入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,也描绘出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壮丽画卷。120年后,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纪念活动特别于北影节..
  • 等待8年!刘德华古天乐谢霆锋的后续惊喜在这里近日,电影《风林火山》官宣入围2025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。终于,这部连续7年霸占了各大年终“最期待电影榜单”的影片有了新动态。
  • 马丽赵丽颖宋佳新片强势转型,她们再次颠覆自己演员马丽近期很忙。电影《水饺皇后》即将于五一档和大家见面,另一部新作《好好的》则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。在这两部电影中,马丽不再是喜剧演员的身份出现,而向观众展示了演员的多面性。
  • 共筑电影梦 激扬时代情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4月27日在青岛举行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,“共筑电影梦,激扬时代情——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”将于4月2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,对优秀电影创作进行总结与嘉奖。

RSS订阅 - 百度蜘蛛 - 谷歌地图 - 神马爬虫 - 搜狗蜘蛛 - 奇虎地图 - 必应爬虫

Copyright © 2022 向日葵影院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